记者在一些业内人士的帮助下,逐渐揭开了更多关于翡翠制假售假的秘密。
记者发现,很多皎湾市场里的商家由于长期从事这一行业,往往能通过经验识别出绝大多数的假冒翡翠,加上一些翡翠鉴定设备都是近些年来才陆续出现,所以,虽然在皎湾市场旁边就有一家鉴定机构,但来这里进行鉴定的比例却非常低。随着近年来不断出现新的造假手段,不单是普通消费者,即使是一些从业多年的商家也会偶尔有走眼被骗的时候,但是出于爱面子和怕麻烦等种种原因,他们经常放弃追究。
一方面,相当一部分买到假货的人不愿意追究,纵容了造假者的行为;另一方面,不断高涨的翡翠价格,也促使造假者不断寻找更多更难分辨的造假手段。据业内人士透露,近年来,一些新出现的造假方式,让不少从业多年的专业人士都出现了判断错误的情况。
对于之前有游客提到的买了半年就出现绿色逐渐消失、并且露出灰色斑点的情况,业内人士表示,这很可能是遇到了抛光料。业内人士向记者展示了一块添加了抛光料的翡翠手镯,只要用湿巾在翡翠表面稍加摩擦,就会擦下一些绿色的抛光粉,但这些抛光粉只是附着在翡翠制品表面,一段时间之后,就会逐渐脱落,露出原本的颜色。
缅甸曼德勒皎湾翡翠市场业户张定伟称:“我们行内的一句话叫行内人看种,外行人看色。就以我们常用的那个手电筒打光为例,一打灯,你看它那个色是在翡翠表面的、像颗粒状的、像粉一样,那就是假色,那个色可能就是抛光粉。”
对于业内人士来说,抛光料还只是在外皮上添加颜色,瞒不过专业人士,而且抛光料还算是真的翡翠,而另外一种染色填充的造假手法则会让很多假冒翡翠卖出极高的价格。
张定伟:“本来首先它是一条(块)翡翠,它里面有杂质或者有纹裂、绵很重。他(造假者)用强酸、强碱长时间地浸泡(翡翠),把里面的杂质给洗出来了后,它里面结构就松动了。然后他就注胶,注胶的同时再染色,那就是B货了。”
相信游客们都知道,缅甸是个盛产翡翠的国家,游客前往缅甸,都会碰到做翡翠生意的商人,一些游客还会选择购买当地翡翠,带回家当做礼品,送给亲戚朋友,不过随着人们经济水平提升,前往缅甸旅游的人增多了,购买翡翠的中国游客人数却减少了。缅甸人非常疑惑:为何中国人这么有钱,翡翠价格便宜实惠,反而中国游客不爱买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只因这一点。
去缅甸游客人数虽然增多了,大家见识也增多了。对于翡翠这种贵重的礼品,已经失去以前的信任。很多前往缅甸的游客抱怨:翡翠是非常便宜,质量却让人担忧。买回国以后,一些人经过检测,发现是假货。花了很多钱买了地摊货,还不如不买。经常去缅甸驴友解释:缅甸大型翡翠交易市场,游客购买门票进去之后,发现很多翡翠直接摆在地面上,明显就是地摊货。
价格便宜到惊人,让人产生了很多怀疑。出门旅行大多数对缅甸翡翠没有足够的了解。不能保障质量真假,一些商人利用游客好奇心,用一些假商品以假乱真,造成一点经济损失,肯定不高兴。外行游客可能看不出地摊货与真货的区别,眼力见好的驴友却能分辨出来。人工翡翠市场里比比皆是,经过特殊工艺处理,像极了真货,只是质量得不到保障,所以游客才不喜欢买。
翡翠的“种”,是指翡翠质地的疏密粗细。
翡翠有很多“种”,如玻璃种、冰种、糯种、豆种、白底青、金丝种、乌鸡种、油青种等。
说白了,它就像服装品牌一样,每一种翡翠都各有所长、各有特色。
翡翠的“种”不好,表现为翡翠的光泽较差,导致戴久了之后,翡翠上的蜡脱落,就呈现出发黑、发干、色发黄的“变种”现象。
翡翠的“变种”,其实并不是说翡翠的物理性质改变了。天然翡翠的色泽出现变化,有时候是正常现象。
翡翠加工的诸多工序里,抛光、上蜡,对翡翠的光泽度影响较大。
翡翠被人佩戴久了之后,翡翠表面的蜡被磨尽,翡翠便会变得暗淡。
最新评论
11111111111
三生三世
111111
1111111111111111111111
sdfsdfsdfs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