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的心》花絮,“咽唾沫声”成经典,华莱士“剽窃”布鲁斯_嘉艺流行音乐_流行音乐歌词大全

  军事题材的背景音乐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正是经典大片的喷涌期,1994年就不用说了,1995年《勇敢的心》在如今看来依然是一部不可估量的好电影。   剧情,跌宕起伏,威廉·华莱士领导的苏格兰大起义从小到大,从胜利到失败,从失败到胜利,华莱士个人的命运同样如过山车一样。   画面,斯特灵和福尔柯克两场关键战役的场景让人看了血液沸腾,据说当年拍电影时找的群众演员都是来自英国不同地方的自卫队,本身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有些微妙,竞争也非常激烈,所以双方打起来的真实程度那是相当高。   演员,梅尔·吉布森、苏菲·玛索等人的演技和扮相让人印象深刻,几位配角的表现也都可圈可点,尤其是英国国王爱德华一世的样子,几乎就是从画像里跳出来的人。   音乐,苏格拉风笛的声音贯穿全片,配合着苏格兰高地和峡谷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不知道是不是从这部电影开始,苏格兰风笛就受到了很多电影的青睐。   本文要说的不是这些老生常谈,而是电影里的一段台词和电影背后的一段历史。   一、五声“咽唾沫”   说到《勇敢的心》经典台词,可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华莱士的一段战前演讲和一句临终遗言。   实打实说,华莱士在斯特灵战役前的演讲确实精彩至极:   战斗,你可能会死,逃跑,至少能苟且偷生,年复一年,直到寿终正寝。但是你们,愿不愿意用这么多苟活的日子去换一个机会,仅有的一个机会!那就是回到战场,告诉敌人,他们也许能夺走我们的生命,但是,他们永远夺不走我们的自由!自由!自由!!我们的自由!!   华莱士在被执行死刑前的呐喊同样让人震撼:Freeeeedooom!   不过,这两段台词都被网友们传颂很多年很多遍了,本文要说的是华莱士另一段没有语言的“台词”,发生在福尔柯克战役中。   背景   英国国王爱德华一世御驾亲征苏格兰,战前华莱士希望得到苏格兰贵族们的支持,尤其是小罗伯特·布鲁斯,他愿意为布鲁斯打江山,拥立他当苏格兰国王。   但是,布鲁斯受到父亲的阻挠,苏格兰贵族们也都被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秘密收买,这些情况华莱士都不知道。   战斗   福尔柯克战役进行到关键时刻,华莱士打出旗语召集苏格兰贵族的骑兵增援,但几位贵族纷纷带领自己的部队退出战场,华莱士陷入孤军奋战。   爱德华一世为了尽快解决战斗,不惜让英格兰长弓手在敌我双方混战时就乱箭齐发,然后让预备队上去解决华莱士的残余部队。   看到胜券在握,爱德华一世带领卫队退出了战场。   背叛   华莱士抢到一匹马,单人单骑追击爱德华一世,国王的一个蒙面卫士被留下来单独对付华莱士,他将华莱士挑落马下,却在下马时被华莱士偷袭。   华莱士扭掉卫士的头盔,愕然发现那个人正是自己的战友布鲁斯。   经典   华莱士发现布鲁斯后松开了手,喉咙里咽唾沫声清晰可闻,这一次咽唾沫我们可以理解为震惊。   华莱士放开了布鲁斯,身体往后退,此时他又咽了一次唾沫,这一次我们可以理解为难以理解。   随后华莱士瘫坐在地上,又有一次咽唾沫声传来,这一次应该是感到委屈,被战友背叛的委屈和难受。   身后敌人追来,华莱士如果不跑将会被杀或被俘虏,他咽唾沫动作比较大导致稍微咳嗽了一下。   然后华莱士躺在了地上,接受最后的命运,这最后一声咽唾沫,其实是一种绝望,对命运的绝望。   从理论上说,当华莱士奋战半天并且负伤的情况下,咽唾沫是一种自然生理反应,但梅尔·吉布森在这里用五次咽唾沫的动作和声音表达了人物大起大落的情绪和精神状态,此时无声胜有声,堪称神来之笔。   也就是从这部电影开始,笔者在遇到震惊或委屈的事情时居然也出现了咽唾沫的习惯。   救赎   当华莱士准备接受被杀或被俘虏的命运时,布鲁斯幡然醒悟,他要营救华莱士,正好此时华莱士的亲密战友纵马奔驰而来,布鲁斯将华莱士交给了他的战友,救了华莱士,也救赎了自己。   二、华莱士“剽窃”布鲁斯   《勇敢的心》改编自一部小说,而小说则取材自凯尔特史诗《华莱士之歌》,有点儿像咱们国家的《水浒》一样,电视剧改编自小说,小说取材自评话。   同样,《勇敢的心》和《水浒》一样真真假假,有些内容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比如几位男性角色的名字还有斯特灵、福尔柯克两场战役。   相对来说,电影《勇敢的心》里有些人物的改编幅度并不大,比如大反派爱德华一世,也就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苏格拉之锤”和“长腿爱德华”。   爱德华一世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但他同样对这个国家贡献非常大,比如他东征西讨先后将威尔士和苏格兰纳入英格兰疆域,奠定了英国的基本版图。   还有,爱德华一世改革了英格兰的军事制度,并开创了英格兰长弓兵这种打法。此外,爱德华一世将“大宪章”制度通过法律确认,作用一直延续到今天。   因此,有网友称爱德华一世为英国的秦始皇,确实有一定道理。   不过,《勇敢的心》至少还有三位主要角色经过了较大改编,甚至和历史上相差甚大。   苏菲玛索饰演的太子妃伊莎贝拉原型应该是给小罗伯特·布鲁斯加冕的伊莎贝拉伯爵夫人,她因为支持小罗伯特·布鲁斯担任苏格兰国王被英格兰人狠狠报复,曾被吊在铁笼里示众。   此外,苏菲玛索饰演的太子妃就是爱德华二世的妻子,电影里她和华莱士有了感情和亲密关系,生下的爱德华三世是华莱士的骨肉,这一段多少有点儿狗血,因为历史上的爱德华三世是在华莱士死后十年出生的,他又不是哪吒。   《勇敢的心》最大的改编则是电影名字,相信绝大部分观众珠宝都会认为“勇敢的心”是说威廉·华莱士,从电影角度讲是没错的。   实际上,虽然华莱士在苏格兰历史上非常有名气,但在苏格兰独立建国过程中起到最大作用的人是小罗伯特·布鲁斯。   华莱士确实是追随布鲁斯的,两人联手打赢了斯特灵战役,华莱士被人出卖和被捕都不是布鲁斯所为,而且布鲁斯的父亲也是一位坚定的抗英派,和电影相反的是,华莱士的父亲才是一个投靠英格兰人的苏奸。   《勇敢的心》将重点放在了斯特灵战役和福尔柯克战役上,但实际上电影最后一笔带过的班诺克本战役才是苏格兰独立建国的关键之战,那一战是小罗伯特·布鲁斯指挥的,一战歼灭了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二世的主力部队。   小罗伯特·布鲁斯死前,他告诉自己最信任的将军,他死后,将他的心脏取出来和大军一起参加远征,在一次突围战中,布鲁斯的将军把装着小罗伯特·布鲁斯心脏的玻璃盒掷向前方:向前冲啊,勇敢的心,就像以前那样,让我们追随你奋勇战死。   电影《勇敢的心》末尾,华莱士战友向前掷出华莱士之剑的动作珠宝就是改编自布鲁斯战友投掷“勇敢的心”的动作。   所以,“勇敢的心”称号其实是属于小罗伯特·布鲁斯的,而不是威廉·华莱士的,电影等于让华莱士“剽窃”了属于布鲁斯的“勇敢的心”。   这就是电影《勇敢的心》背后的小故事。   END   用在军事节目里的背景音乐
黄金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