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奉俊昊首夺金棕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奉俊昊获得的奖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韩国电影《寄生虫》在导演奉俊昊的带领下,从9部强势提名片中脱颖而出,一举拿下4座小金人:
颁奖典礼上,早在奉俊昊和韩进元为韩国拿到历史上第一座小金人的时候,奉俊昊内心的欢喜已经掩盖不住了。
然而,最佳外语片和最佳编剧都在情理之中,当宣布最佳导演是奉俊昊、最佳影片也是《寄生虫》的时候,全场沸腾。
不光奉俊昊高兴得坐不住了,网友们也坐不住了……
一股浓浓的柠檬酸味儿瞬间涌了上来:
“奥斯卡怎么回事?”
“韩国人的公关能力真强大”
“《寄生虫》是好,但也不至于拿4项吧”
……
一部韩国电影,在美国本土最高电影奖项上狂揽4项大奖,在历史上绝对是第一次。也着实不怪网友们坐立不安。
大部分中国影迷为《寄生虫》拿奖开心,但是也为心疼老马丁而质疑奥斯卡的评奖制度。
不过对于《寄生虫》两极化的评论依然存在,一种声音是“寄生虫没好到能拿最佳的地步”,另一种声音是“实至名归”。
马丁·斯科塞斯为《寄生虫》获最佳影片而感到高兴
所以,《寄生虫》包揽4项大奖到底凭什么?奥斯卡为何今年对亚洲电影如此慷慨?而这件事又给了我们什么警示?
01奉俊昊的“四冠王”意味着什么?
《寄生虫》夺得最佳影片之后,全体剧组成员登台在线表演“难以置信”。而奉俊昊在颁奖结束后还在后台蹲了一会儿说,“我要冷静一下,不敢相信这一刻”。
更惊人的是,《寄生虫》获奖创下的世界记录,恐怕比它拿到的小金人还要多。
首先,《寄生虫》是奥斯卡92年历史上第一部斩获最佳影片的非英语片;
也是第一部同时获得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和最佳影片的电影;
还是自1955年的《君子好逑》之后第二个同时获得戛纳金棕榈和奥斯卡最佳的电影。
《寄生虫》也是首创韩影史的第一个奥斯卡,更是第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亚洲电影。
奉俊昊也是历史上首位在单届奥斯卡上包揽最多奖项的亚洲导演。
这样看来,称之为“亚洲电影之光”,就毫无争议了。
02小金人凭什么颁给《寄生虫》?
有趣的是,小金人颁给《寄生虫》更像是一次奥斯卡的逆袭和翻身,也是一次成功的国际化推广。
如果你说韩国人的公关做得好,奥斯卡的公关也不差。组委会成功借用《寄生虫》,完成了“自我救赎”。
纵观这几年的奥斯卡奖,总被人诟病太过“政治正确”了。
单从去年名单中看,黑人超英电影《黑豹》获得最佳影片提名,黑人题材电影《绿皮书》获得最佳影片。前年获奖的《月光男孩》也是黑人电影。
2020年,奥斯卡又做了一次勇敢的突破:将最佳影片给了非英语片和黄种人电影作品。奉俊昊成为李安之后第二个获得最佳导演的亚裔电影人。
如果你觉得这些不过只是浮于表面的玩笑之词,但要知道:今年的奥斯卡是由1万名评委投票选出来的。
组委会最初为今年设定的评委是8000多位国际电影人,而后在2019一年的时间里,又增加了将近2000名更为年轻的国际投票电影人。
早在2019年4月奥斯卡官方将“最佳外语片”改成“最佳国际影片”时表示:
“我们已经注意到,在全球电影制作的环境下,‘外国’的说法已经过时了。我们相信‘国际电影’可以更好的代表这个奖项,并且可以促进更积极和包容的电影制作视角,以及电影艺术更普遍的经验。”
而设立最佳国际影片奖项的第一年,就让一部国际电影得到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想必奥斯卡国家化的大局已经暗示得足够明显了。
而《寄生虫》电影本身也是足具实力让奥斯卡评委青睐。
最大的原因,就是电影题材和社会价值的普世性。
奉俊昊的自我调侃
奉俊昊用黑色幽默的方式,将贫富差距打破了国家种族等地域的壁垒。
毕竟贫富差距哪里都有,但表现方式也各有不同。很多美国媒体解读称:
的确,能从寓言层面挖到如此深刻地步的实属少见,甚至奉过人的表现手法让观众理解得太轻松而误以为是电影表达过于直接……
而真的是奉俊昊表达过于直白吗?
还记得文牧野曾在访谈时说过好电影的定义,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是“娱乐性”也就是商业型,
第二是“灵魂性”也就是电影的作者表达,
最后,是“社会性”也就是现实题材,这种题材也就是最能拿奖的类型题材。
而这三个层次在一部电影中一般都是此消彼长的,很难完美平衡,而这一点却被奉俊昊做到了。甚至大多数好莱坞导演都难以完成这点。
此时,才真正展现了奉俊昊卓越的导演技能与才华,以及他对类型片和商业电影驾轻就熟的变现形式,又能从中完美诠释个人表达风格和思想内涵的能力。
同时也侧面反映了奉作为韩影领军人物对韩国电影工业成熟的价值体系所做出的贡献。这也是为何《寄生虫》能备受热捧的原因。
03韩影崛起,是给中国电影的一次觉醒
然而《寄生虫》的大获成功,绝非奉俊昊一人的努力。
在领奖台上,站在宋康昊旁边的还有一位神秘女嘉宾,她的名字叫MikyLee(李美敬),是韩国CJGroup的现任副主席,她手上掌握着价值41亿美元的韩国最大娱乐产业帝国。
且曾参与投资了奉俊昊的《杀人回忆》《母亲》《雪国列车》直到《寄生虫》,除此之外还帮助过一大批除奉俊昊之外的韩国电影人。
李美敬在推广韩国电影方面就像是传播宗教福音一样具有某种狂热感,她在拜访华纳、环球、福克斯等国际电影公司的时候她一定会拿出随身携带的她心中优秀的韩国电影DVD做推荐。总之,《寄生虫》的获奖绝对离不开这位大佬在背后的努力。
此时你可能会说,原来《寄生虫》获奖背后是资本运作搞的鬼啊。我们可以怀疑有这方面的因素,但也绝不能以偏概全。
而厂长想说的是,韩国人对文化输出的重视以及他们的民族凝聚力。
在奉俊昊上台领最佳国际影片奖的时候,振臂高呼:“我准备好今晚喝酒啦!”
没过多久,就听闻韩国的烧酒黄金脱销了……
可见,一部电影的获奖,给这个国家的民众带来了多么大的激励,而这个国家的人民又对他们的电影产业和文化输出是多么的重视。
得知获奖消息后,连韩国总统文在寅,也第一时间发来贺信:
此外,他本人也非常期待奉俊昊的下一部作品。(厂长一直觉得这是总统在提醒奉导别飘了,我在看着你
)
说白了,韩国总统就是说:支持韩国电影人努力创作,政府为你们做好后勤保障!
这样的文化创作氛围,无疑给了中国电影人一记重拳。我们与其在网上酸韩国人获奖,倒不如酸的是韩国留给电影人们的创作空间和发挥余地!
熟悉韩国影史的,一定都听说过著名的“光头运动”。
1998年,为了抗议韩国加入WTO世贸组织,开放外国电影配额,韩国影视界几乎动员了所有的从业者,发起了大规模示威游行。以韩国电影界泰斗林权泽打头,姜帝奎、金基德、李沧东等7位韩国知名导演,带领大家剃光头在汉城国厅、光华门等地静坐抗议。
光头运动让韩国导演士气大振,成为韩国电影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而光头运动刚刚成功不久,一个头发蓬乱的韩国小子,放弃了画漫画和卖甜甜圈,走出电影研究院。
怀着一腔理想,拍摄了他的第一部反映社会残酷现实和年轻人生活的长片处女作《绑架门口狗》。
20年后,这个小子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黄色皮肤的奥斯卡四冠王。
你说,他此时最该感谢谁呢?
当地时间5月25日,第72届戛纳电影节奖项颁出,韩国导演奉俊昊新作《寄生虫》斩获金棕榈,成为韩国影史上首个金棕榈。玛缇·迪欧普的《大西洋》获得评委会大奖,达内兄弟凭《年轻的阿迈德》获封最佳导演。而影帝影后分别由安东尼奥·班德拉斯(《痛苦与荣耀》)与艾米丽·比查姆(《小小乔》)获得。
奉俊昊《寄生虫》在戛纳放映后,即引发媒体的爆发式好评,影片获得银幕场刊最高分3.5,中国影评人场刊最高分3.6分。比起去年韩国影片《燃烧》场刊历史最高分最终零斩获,《寄生虫》的成绩实属难得。
而昆汀的《好莱坞往事》尽管是戛纳的大热门,最终却颗粒未收。华语片《南方车站的聚会》也未拿到任何奖项。
第7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获奖名单
最佳影片金棕榈奖:《寄生虫》奉黄金俊昊(韩国)
评委会大奖:《大西洋》玛缇·迪欧普(塞内加尔)
最佳导演:《年轻的阿迈德》达内兄弟(比利时)
最佳男演员:安东尼奥·班德拉斯《痛苦与荣耀》佩德罗·阿莫多瓦(西班牙)LGBT
最佳女演员:艾米丽·比查姆《小小乔》杰茜卡·豪丝娜(奥地利)
最佳剧本:《燃烧女子的肖像》瑟琳·席安玛(法国)LGBT
评审团奖:《悲惨世界》拉吉·利(法国)&《巴克劳》小克莱伯·门多萨&儒利亚诺·多赫内利斯(巴西)LGBT
特别提及奖:《必是天堂》伊利亚·苏雷曼(巴勒斯坦)
短片金棕榈:《我们与天空的距离》TheDistanceBetweenUsandTheSky
金摄像机·最佳处女作大奖:《我们的母亲》CésarDíaz黄金 (危地马拉)
来自淘票票媒体号:淘票票编辑部
关于奉俊昊首夺金棕榈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