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八事变,台湾二二八事变

二二八事变,台湾二二八事变

大家好,关于二二八事变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台湾二二八事变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一二八事变是怎么回事一·二八事变是日本为了转移国际视线,并迫使南京国民政府屈服,于1932年1月28日晚翡翠,突然向上海闸北的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发起了攻击。下面是我分享的一二八事变的介绍。

一二八事变的介绍

一二八事变怎么回事呢?一二八事变也被称为一二八淞沪抗战,在日本也被称为第一次上海事变。九一八事件前后,日本为了彻底掌控中国东北,转移国际对中国东北的关注,在上海这个东方巴黎自导自演了一起事故。

在一二八事变期间,日本如愿以偿完成了对东北的阴谋,建立了满洲国。1932年一月二十八日,不断挑衅的日军对国民党第十九路军进攻,枪炮声响彻上海。十九路军并不是蒋介石嫡系,他们装备落后。但凭借视死如归的精神,十九路军一次次打退了日军的进攻。由于伤亡惨重,浏河地区的防御较弱。日军对这块地区发起进攻,中国守军被包围,无奈之下只得撤退到第二线防守。日军在列强的调停下宣布停战。

在中国的历史上没有八三一事件,只有八一三事件。八一三事件也被称为八一三淞沪会战。日本人称之为第二次上海事变。这次事变是日本想要扩大侵华战争而制造的事件。卢沟桥事变后,日方在中国各地瓦解民心。1937年八月九日,驻上海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强行用汽车冲击中国机场,被机场卫兵击毙。

事情发生后,上海政府与日本交涉,日方要求中国军队撤出上海。日本向上海增兵,八月十三日,日军对上海发起了进攻。中国守军顽强抵抗,在全体中国人的支援下开始了凇泸会战。以后不能说一二八事变,要说一二八事变和八一三事变。

一二八事变资料的介绍

以下是一二八事变资料。日本发起一二八事变是为了掩护在中国东北建立满洲国的丑剧。整个事变时间长达一个多月。日军在1932年一月二十八日对驻沪中国守军发动攻击。十九路军英勇抵抗。

战争期间,国民政府吸取九一八事变中的教训,与日军一面交涉一面抵抗。国民政府对日军发动九一八事件的目的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上海是靠近南京的门户,国民政府认为日本此举是为了进攻南京做准备。那时的中国军阀割据,无法与日本展开大规模作战。因此国民政府想要以一些代价促成停战。

南京政府和日本当局签订了停战协议。协议规定,双方自签字之日停战、中国不得在上海至昆山一带驻军,但是中国保留行政权。中国必须要取缔一切抗日活动。中国代表在宣传条文时发出两条声明。第一对于中国军队的调动不含永久限制。第二中国政府将设置特别警察队维护上海治安。

签订停战协议后,日军也撤出了上海,恢复一二八之前的状态。一二八事变发生时,中共中央正处于左倾错误思想的领导下。中共中央公开发表声明,国民党以及各路军阀都是日本的走狗。把各阶级对十九路军的支援说成是愚弄百姓。中共中央在国民党军队在上海浴血奋战的时候号召士兵和农民武装夺取政权。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国民党的兵力。这样的行为也给一二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实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提供了口实。

一二八事变时的鲁迅是怎样的

李传玺曾作了一篇文章,主角是一二八事变时的鲁迅。文章中写道,一二八事变时,鲁迅坐在拉摩斯公寓,距离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不远。鲁迅亲眼看到了事变当晚日军出动的情景。许广平回忆,一月二十八日,鲁迅向往常一样伏案写作。忽然电灯全部熄灭,司令部人头攒动。很多机车队从司令部冲出来,不久后就听见了阵阵枪声。

危险很快波及到了鲁迅,子弹穿墙而过,一家惶惶不安地度过一天。三十日一大早,鲁迅一家遭到了日本人的搜查。原因是有人昨天向司令部开枪,居住在司令部旁边的只有鲁迅一家是中国人,因此有重大嫌疑。

鲁迅的好友内山邀请他到内山书店居住。鲁迅一家带了一些换洗衣服来到书店,挤在一间小房间里。过了一个星期后,鲁迅迁翡翠到三马路。

在三月十九日,鲁迅恢复了他记日记的习惯。在当天的日记中,他最后写了一句话,补记一月三十日到今日的日记。但是鲁迅在日记中完全没有提到躲在内山书店小楼的事情。

因为走时匆忙,鲁迅没有带足够的钱,他到书店三次讨要了他的版税。有了钱后,也许是为了要平复心情,鲁迅带着家人到酒店吃饭。第二天晚上,鲁迅也去饭店了,并且喝醉了,还招了妓。李传玺认为鲁迅在一二八事变中似乎没有感到半点不安,眼下的抗战似乎也与他无关。李传玺认为不应该遗忘一二八事变时的鲁迅,对他进行过度神化。

猜你感兴趣:

1.一二八事变的时间介绍

2.一二八事变的历史事件

3.一二八事变简介

4.中国抗日战争原因是什么

5.红军长征的背景原因

翡翠6.淞沪抗战和淞沪会战有何不同

一二八事变的历史事件

一二八事变中,中国军队英勇奋战,促进了国内团结,坚定了抗战决心,但也使国民政府确立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一二八事变的历史事件,希望你喜欢!

击退日军挑衅

1932年1月28日夜11时30分,盐泽统率之日本海军陆战队在北四川路西侧突然向中国驻军发动进攻,十九路军156旅第6团当即予敌猛烈还击。此时,日军以二十余辆铁甲车为前导,分兵五路,从闸北各路口发动进攻。第19路军总部在接到关于日军发动进攻的报告后,蒋光鼐、蔡廷锴、戴戟星夜步行赶至真如车站,设立临时指挥部,依照原定部署,命令后方部队迅速向上海推进。

29日天亮以后,日军在装甲车的掩护下,连续发起猛攻,日机也由航空母舰“能登吕”号起飞,对闸北、南市一带狂轰滥炸,战火迅速蔓延。守军第156旅所部,顽强抗击日军的进攻,在炮火掩护下适时向敌实施反击,打退日军的连续进攻。29日17时,第156旅主力加入战斗,进行反击,夺回北站及天通庵车站,并乘胜追击,一度攻占日军上海陆战队司令部,迫使日军退至北四川路以东、靶子路以南地区。日军首次进攻以失败而告结束。

国军军事部署

日军进攻受挫后,29日下午英、美国领事出面调停,中日两军达成了在29日夜20时停止战斗的协定。十九路军明知其为缓兵待援之计,只因本军也需调整部署,同意停战。同时十九路军也加强部署,急令驻镇江以东之第60师进驻南翔、真如一线,并将第61师调沪,驻沪之第78师全部投入前线,加强防御,严阵以待。

中日战斗持续

2月1日,蒋介石在徐州召开军事会议,讨论对日作战计划。2月6日,蒋介石由洛阳来到南京浦口,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育长张治中前往迎接,表示愿率中央部队增援上海。2月8日,日军在吴淞遭受重创的消息传到东京后,根据翡翠日本天皇批准的敕令,日军参谋总长载仁急令陆军第九师团火速增援上海。2月13日午后,第九师团主力到达上海港,16日,该师团全体官兵于吴淞登陆完毕。

20日晨,植田令日军全线总攻,此战双方伤亡均重,战斗延至23日黎明,日军试图从江湾车站包抄江湾镇,中国守军英勇抗击,多次冲锋,生俘日军空闲升少佐及士兵数百人,日军不支始溃退。庙行方面,在师长张治中亲自指挥下,庙行阵地屡屡化险为夷。日军第九师团及久留米混成旅团之精锐伤亡惨重,此即为“庙行大捷”。日军遭受重创,由全线进攻转为重点进攻,再由重点进攻被迫中止进攻。至25日,植田的总攻计划也宣告破产。

经过多次增兵,白川统率下的上海日军兵力已达7万余人,当时中国守军总兵力不足5万,装备又差,而且经一月苦战,伤亡比较严重,左侧太仓浏河地区江防薄弱。3月1日,日军强行登陆侵占浏河。浏河的失陷,使中国军队侧、后方均受严重威胁,于是,不得已于3月1日晚全军退守第二道防线。2日日军攻占上海。

协议与撤军

3月3日,日军占领真如、南翔后宣布停战。24日,在英领署举行正式停战会议,5月5日双方签订淞沪停战协定。至7月17日,日军最后撤离丁区,由中国方面派保安队予以接收。至此,日军全部撤出公共租界和虹口越界筑路以外之地区,全面恢复“一二八事变”前之原状。

看了一二八事变的历史事件的人还看

1.浅谈中国近代史

2.中国近代史是从哪一年开始

3.中国近代史有几个阶段

4.中国近代史的几次战争

5.中国近代历史名言

什么叫一二八事变

一·二八事变,又称一·二八淞沪抗战,日本称上海事变或第一次上海事变、淞沪战争。是在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为翡翠了转移国际视线,并迫使南京国民政府屈服,于1932年1月28日晚发动的进攻上海中国守军的事件。

1932年1月28日午夜,日本海军第一遣外舰队司令盐泽幸一指挥海军陆战队分三路突袭上海闸北,第十九路军在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指挥下奋起抵抗,给日军以迎头痛击。日军对我军阵地及民宅、商店狂轰滥炸,发动了四次总攻,却均遭败绩,蒋光鼐指挥军队在闸北、江湾、吴淞、曹家桥、浏河、八字桥一带展开了多次战役,日军先后四次更换主帅,死伤近万人。淞沪抗战沉重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气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

扩展资料:

历史背景

策划阴谋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了中国东北地区的大量土地,并试图扶植前清朝皇帝溥仪建立满洲国。但此一行动刚开始就受到了以国际联盟为代表的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于是日本决定在上海这一国际性的大都市制造事端以转移国际视线,使日本对中国东北地区的侵略与控制行动能够顺利进行。

除日本关东军的高级参谋、“九·一八”事变的策划者之一的板垣征四郎大佐外,东京的裕仁天皇的文官党羽“十一人俱乐部”(成员包括木户幸一、近卫文麿、牧野显声等),也参与了“一二八事变”的策划。该组织主张日本在完成对中国东北的征服前,需有一个“思考间歇”期,以应付国内外的许多问题。为此在这期间,日本需要在上海发起一场“假战争”。

好了,关于二二八事变和台湾二二八事变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玉石 玉石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