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全体同学的一封信_嘉艺流行音乐_流行音乐歌词大全

  手机铃声清新笛音免费下载高二年级的同学们,大家好:   目前,中国处在一个特殊的时期,全国中小学教育都在实行“停课不停学”。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在上网课,进行新学期的线上学习。但所谓的“停课不停学”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学习课本、学习文化知识。 灾难面前,疫情正是一本教科书,它以病痛、苦难的姿态让我们反思生命、自然、国家、个体、得失、荣辱等等, 由此获得的成长,其价值甚至更大于我们平时所谓的成绩和分数。老师们期待你们不做庸碌之人,不做浑噩之辈,在这样一个注定要写入史册的时期,我们应该学会体悟与思考。   一、最幸福的生活   真正的岁月静好是天下太平无事,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有序运转。   以前我们总抱怨工作太忙,学习太累,作业太多,娱乐太少,起床太早,睡得太晚。而今,当我们真正被困在家里,不能随心所欲出门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能正常上学,早出晚归的生活真可贵。平时我们总抱怨马路太堵,车辆太多,笛音太噪,尾气太重。可是现在每天看着空荡荡的马路,寂寥稀疏的街道,这才明白,原来车水马龙、熙熙攘攘才最具烟火气。原来最幸福的生活是平淡的生活,是街头巷尾,喧闹的车马往来;是商场菜市,吆喝声不绝于耳;是校园教室,下课的铃声多么优美。   是的,我们无比怀念以前的生活,排斥和烦躁着现在的生活状态。但是我们再设身处地感同身受的想想疫区的人民,想想负重前行奋战在一线的英雄们。相比之下,至少我们只是平静而安全的居家,而他们却每天面临着未知的到来,或者身处险境,负任蒙劳,每一次寻常的呼吸都成为了生命的恩典。所以,请不要抱怨,不要烦躁,让自己的心沉静下来,这是我们的幸福,我们安静的等待春暖花开,并告诉自己,以后我会倍加珍惜自己的生活,因为,所谓的国泰民安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真正的岁月静好是天下太平无事,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有序运转。这才是最幸福的生活。   二、最崇拜的人   英雄有时候并没有穿着金色的铠甲,也没有站在闪闪发光的舞台,他也许就是我们身边。那个不起眼的人,是一些平凡的肉身里住着的高贵灵魂。   在2020年以前,占据新闻流量和头版头条的多是娱乐明星和各路网红。而这个时期,中国新闻头条已不见他们的身影。因为在灾难面前,在救国面前,不是用唱唱跳跳、恋爱分手,炒作绯闻、博人眼球就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拯黎民于疾苦,解生命于料子倒悬的。在危急时刻,生死面前,逆行而上的,冒着生命危险冲锋陷阵的是无数我们不知道姓名的医生护士,是永远冲在前面的解放军战士,是数不清的志愿者、是各地无名的捐助者,是各行各业还在坚守的基层劳动者。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粟,是茫茫人海的一个背影,不会被铭记,也不会记入史册。但他们却在荆棘困顿中为众人抱薪,为他人开路,在重压之下、取舍之间所显露的俊傲风骨,赤子纯善多少次令屏幕面前的我们泪流满面,不能自已。鲁迅说过,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同学们,茶余饭后的消遣娱乐没有错,太平盛世的繁花点缀亦平常。但在我们心里永远要记住,谁才是中国的脊梁,谁才是中国最可爱的人,谁才是最值得崇拜的人。我们要努力记住他们的模样,懂得感恩,并努力地去长成他们的模样,像他们一样值得仰视。我们要告诉自己,我走以后,子孙还要在这世上看阳光:脊梁撑起的是国家,留下的是盛世春光。   三、最理智的态度   保持理智,不做乌合之众。   有人说,这次灾难就像一面照妖镜,照出了干部的水平,商人的良知,专家的素养,医者的操守,民众的认知。我们是后者。   作为民众,在这次大事故中,到底该葆有怎样的态度。我们经历了抢口罩、抢酒精、抢消毒液,料子抢双黄连、甚至抢蔬菜食品,一如当年我们曾经写过的作文话题:因日本核辐射事件引起的抢“盐”风波。继而有人摔猫摔狗,用道德绑架房东减免房租……历史总是一次次重演我们曾批判、嘲讽、唾弃过的镜头。看到网上有很多人视武汉人为“危险分子”,对他们群起而攻之。注意,是“群起”。乌合之众认为,数量就是正义,只要人多,大家一起发声、号召,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却不知失去了理性的思考和辨别,很多人让群体的精神代替了自己的精神,进而抛弃了责任意识乃至各种约束,以至于让有理性的人也变得像动物一样思考行动。   这里我们顺便提一句武汉医生李文亮,吹哨人李文亮。逝者已去,所有的赞颂都显得苍白无力。有这样一个故事,二战后,同为犹太人的汉娜·阿伦特和以塞亚·伯林有过一次争执。争执的起因是,阿伦特认为,二战期间如果犹太社区的人们不是那么配合,不是那么顺从的话,大屠杀不至于这么大的规模。虽然伯林的很多家人包括祖父和外祖父也在大屠杀中丧生,但他对阿伦特的这个指责仍然非常反感。他说:“身处安全境地的人,没有资格对身处危险境地的人提出道德要求。我们评判一个人是不是英雄,不是看他有没有牺牲生命的勇气,而是看别人都惊慌失措的时候,一个人还能不能保持镇静和体面”。而李文亮,显然是一个英雄,因为他是理智的、镇静的。   所以疫情之下,我们虽不是英雄,也没有奋战在一线,但请你保持理性的头脑,不仅要保护好自己,还要管好自己的思维,不要成为乌合之众的一员。   四、最悲悯的心怀   如果这次疫情放过了人类,那么也请人类放过野生动物。我之生命可贵,万物生命亦然。有人说,当我们憋在家里不能出门的时候,我们才终于知晓了动物被我料子们关在牢笼的感觉。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其实不是没有“人”,应该是,万物同生,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澳大利亚的森林大火燃烧了五个月,澳大利亚远离森林的城市民众可以认为没关系吗?当大火烧没了各类动物的栖息之所远离森林的城市民众可以认为没关系吗?当大火烧没了各类动物的栖息之所,蝙蝠们飞出来,飞到了澳大利亚的各个城市,是否影响了民众的正常生活?我们在北半球远离澳大利亚就可以认为没关系吗?当大火使得多少物种灭绝或者面临灭绝的时候,地球上的生物链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澳大利亚大火已向大气中排放了约4亿吨二氧化碳,当大量二氧化碳排入大气层,加剧全球气候变暖,会不会导致更多的极端天气出现?   悲悯,是对人间苦难的感同身受,是对世间万物的慈悲之心。我之生命可贵,万物生命亦然。“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当人类靠思想站在了金字塔顶端,还能温柔地对待一切平凡的事物,这是一种悲悯情怀。   2003年“非典”危机后,一万多只果子狸被扑杀,遭遇灭顶之灾。也许扑杀是防止疫情的重要之举,可是杀了果子狸,还有蝙蝠,那么下一次是什么?如果人类管不住自己的嘴,难道我们要把天下物种都要赶尽杀绝吗?当灭了天下,人类还能走多远?与自然和谐共处,爱万物,求共存,永远葆有一颗悲悯之心。放过野生动物,也放过我们自己。   五、最崇高的理想   我读书,是为了知道光在哪里,并努力成为一道光。前两天网上流传一篇文章,叫做《为什么要读书?“武汉疫情”给出了最好的答案》,里面写到:当孩子再问:“妈妈,我为什么要读书?”我们可以坚定地告诉他:要做一个像钟教授那样有知识的人。知识不仅能改变我们的生活,还能救人于水火。当危险来临的时候,你不是害怕,而是用自己的知识去战胜危险,用自己的勇敢和担当去化解灾难,成为国家和人民的中流砥柱!   学好科学知识,不仅对个人有利,更对我们的国家有利:力挽狂澜于国家、人民于水火之中。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第一生产力,国与国之间的较量是就是科研技术的较量。   要成为像钟教授那样对祖国有贡献的人。妙手回春,救民于水火;悬壶济世,护国于危难。成为钟南山那样的人,是读书的终极目的。   读书,不是为了成为网红明星,不是为了成为富豪权贵,而是为了成为钟南山院士那样的人。   国家兴衰靠教育,靠科技,靠医疗。当别人的83岁已经病卧床塌或者颐养天年之时,疫情当前,83岁的钟南山再度出山,惶恐之下的我们仿佛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光。我希望我的学生能树立崇高的理想:努力让自己成为一束光!我们可以不用照亮全世界全中国,但至少凭借自己的努力照亮一方天地:为智者就发声,为勇者即坚持,为仁者当情怀。我们是民族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我们要让自己长大之后成为像钟南山院士一样真才实干的人、无私担当料子的人、敢于冲锋的人、顶天立地的人。   六、最正确的姿势   提升自己的能力,不虚度、不荒芜、不浪费、不颓废。当无数的逆行者在前线冲锋陷阵、冒着生命危险与病毒斗争的时候。我们除了居家减少外出,以保护自己,不添乱之外,还应做什么?   这个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意外的发生总是随时发生,而我们又无法掌控和改变它。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提升自己“确定的能力”,即无论任何时候,面对任何变故,我们都可以更好的掌控自己的生活——这就是确定的能力。它跟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失去应变能力甚至手足无措是相对的,是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而要做到这一切是需要底气的,底气源于实力,实力源于我们平时的积淀,我们的学识、我们的能力。   所以,我们当前最正确的姿势是严格执行学校做出的安排,认真听每一节微课,记好每一课笔记,做好每一科作业,弄懂每一点疑问,整好每一道错题。始终牢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在安逸的居家环境能够不虚度、不荒芜、不浪费、不颓废,做到和在学校时一样地高效,自律是我们青春最该有的姿势。   毕淑敏说:所有的动力都来自于内心的沸腾。你可曾体会种子的疼痛?那种挣开包裹自己的硬壳,顶出板结土壤的苦难,对一粒柔弱的芽来说,可说是顶天立地的壮举。一个人觉醒时的力量,应该大于一颗种子啊! 大难当前,无数信息溢于耳目,我们诚惶诚恐,战战兢料子兢,我们几度感怀,几度泪目,岁月送我以苦难,也赠我清醒与冷静。所有这一切,都值得我们思考,并让我们更坚定的明白,我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善待众生,勇于担当,奋发有为,砥砺前行!   今日的苦难,让我们学会成长!   手机铃声清新笛音
黄金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